10月23日,由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下,北京民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剪映东韵”北京剪纸艺术展在北京金隅龙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成功启幕。作为2025东城区“非遗焕新”专项扶持资金支持项目,本次活动以创新表达赋能传统技艺,为京城增添一抹流动的文化风景。
△ 全体领导及参会嘉宾合影
北京民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顾问、北京正东书画院院长郑彩良在致辞中表示,研究院将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持续深耕非遗保护与传承,积极拓展“非遗+”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 北京民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顾问、北京正东书画院院长 郑彩良
东城区北京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徐阳在发言中,向北京民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表达了衷心感谢。他表示,在研究院的支持推动下,传统剪纸技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与发展动能,使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得以拥抱现代科技、融合当代审美,真正“活”在当下、走进生活。
△ 东城区北京剪纸代表性项目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徐阳
为进一步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活动现场聘任2024年度至2025年度北京民艺非遗研究院“非遗焕新”专项扶持资金支持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担任艺术顾问,包括北京玉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根连、北京绢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滑树林、剧装戏具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孙颖、北京扎燕风筝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杨利平以及北京剪纸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徐阳。他们将共同为东城区“非遗焕新”项目注入专业力量,助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 (从左到右排序)北京玉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根连、北京绢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滑树林、剧装戏具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孙颖、北京扎燕风筝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杨利平、北京剪纸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徐阳
北京民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顾问、北京正东书画院院长郑彩良、北京民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于波以及多位国家级、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媒体代表共同出席。
△ 主持人 杨宏
随后,青年歌唱演员沈洋深情献唱经典曲目《阳光路上》,悠扬的歌声直抵人心,文艺志愿者孙泽霖则带来朝气蓬勃的《逐梦之光》,以青春之声传递非遗创新的时代回响。最后,永外风姿舞蹈队舞蹈《太阳姑娘》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赢得阵阵喝彩。
△ 青年歌唱演员 沈洋
△ 文艺志愿者 孙泽霖
△ 永外风姿舞蹈队
△ 市民体验扫描AR体验项目
在本次展览中,北京民艺非遗研究院以北京剪纸将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推广中心的动漫IP“麒东东”巧妙融于剪纸造型之中,令人眼前一亮。这一创意不仅实现了传统剪纸艺术与潮流IP的有机融合,更以“时尚化”表达为非遗注入新活力。
△ 北京剪纸艺术展“麒东东”剪纸作品
北京民艺非遗研究院在传承北京剪纸艺术的基础上,突破了传统静态展示的局限,巧妙融入AR数字化交互设计,让手持北京扎燕风筝的人物与风筝在手机屏幕中“活”了起来,生动演绎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碰撞的无限可能,展现出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的全新路径。打破平面束缚,在虚实交织间让市民沉浸式感受剪纸艺术的灵动韵味与当代魅力。
△ 北京剪纸艺术展活动现场
△ 2024年度北京民艺研究院“非遗焕新”项目扶持资金支持项目北京扎燕风筝文创冰箱贴
此次北京民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剪映东韵北京剪纸艺术展”,不仅是一场融合视觉震撼与互动体验的艺术盛宴,更是一次让非遗从传统走向未来的生动实践。期待在东城区持续的政策支持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下,剪纸艺术能与潮流元素深度交融,以更多元的创新表达焕发新生。未来,北京民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也将持续探索AR数字化等前沿科技,让剪纸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