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钢:想为“绒布唐”办展览

 王钢   1968年7月生于北京,满族人,绒布唐第六代传人。绒布唐在业内又称耍货唐,绒布唐的老北京耍货,是北京著名的传统玩具之一。

 


国子监街38号曼殊斗舍,一间不到三十平米的小店里,金马驹儿、马拉车、猴翻跟头、小鸡吃米、老虎吃小孩、排子马、不倒翁……各式各样的老北京玩具无不吸引着大家的目光。“门口有一玻璃罩子,里边有一大兔儿爷,就是我们家。”身为店主人的王钢,热情地邀请着大家多去看看——这里,是曾经的“绒布唐”老宅。

“2012年,我姥爷走了。我觉得国子监街这房子,如果店还在这儿,还在做绒布唐这个工艺,姥爷的名字就不会被人们忘记。”王钢的姥爷,正是绒布唐第四代传人唐启良。唐启良去世以后,为了保留下这最后的念想,王钢关了公司,专心做起了家传手艺。他说:“就想着把长辈的名声多留几年,能多留一天就多留一天。”

老一辈做人很有底线

“我们家最早叫耍货唐,我们家还有民国时候的营业执照,上面写的就是耍货,主要就是制作各种玩具,供人玩乐。像鸡吃米、猴翻跟头、金马驹、骆驼……主要是以玩具的形式出现,用泥、木头、竹子、绒布等材料,毕竟光是泥塑彩绘,没有用布这么温暖。”王钢说,现在这些玩具,市面上都已经很少能够看到,但在过去,这可是能够养活一大家子人的营生,特别是金马驹,在过去,大年初二去五显财神庙请金马驹,可是老北京人过年必不可少的年俗。

“我们家是大家族,我母亲这一辈有7个子女,我这一代也有6个。我们家过去属于旗人。我姥爷叫唐启良,是1917年生人,新中国成立以前,就靠着做耍货养活一大家子。他们这代人有个共性,就是做人都特别有底线,这可能跟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一块儿有关。当时北京二环以里就是兵营,不可以乱走,几十年上百年,这些人都得居住在一起。所以他们特别在乎自己的名声。”在王钢的印象里,姥姥永远都穿的干干净净,头发梳的一丝不苟。他说:“姥姥叫李秀薇,一辈子没什么首饰,只有一个戒指、一块手表和一副耳钉,每次她都会认真戴好,干干净净地坐在那儿,等子女回来。我对这个印象特别深。”

家族情感决定传承动力

“我是在我姥姥家长大的。我出生以后,姥姥家从东四十条搬到国子监街。”因为赶上公私合营,王钢的姥爷进入合作社工作,“当时子女多,工资少,姥爷就是一个普通工人,又不能个人做活贴补生活,日子过得很难。但我姥姥在这种情况下,还经常接济别人家”。王钢说:“所以说这旗人做玩意儿,不只传承的是技艺,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传承。特别是咱们民俗手工艺,没有什么高精尖的技术,家族的情感才是最终决定传承的动力。”

王钢做耍货的手艺,得自于姥爷唐启良和母亲唐玉茹。他说:“我小时候特别愿意看我姥爷做活儿,喜欢拿块胶泥,出去摔泥。我母亲从小就做这个,他们这一代人就靠这个吃饭,是真正的童子功,我做得不如母亲做得好。”

据王钢介绍:“真正做出一样玩意儿,要进行做泥模、制盔、装饰、手工彩绘等多道工序。比如做金马驹,要用泥做一个马的模,只捏一部分,然后在泥模上做纸盔。我姥爷、母亲他们过去都用糊顶棚的纸来糊,这种纸特别薄,得糊十多层。做好的纸盔需要晾干,经常一屋子都是纸盔,满屋子浆糊味儿。”

开店只为留住绒布唐

一开始,王钢做耍货,不过是为了送亲戚朋友,“我1991年从学校毕业,学的是旅游管理,出来就在旅行社上班。那个时候旅游正火,这也是很好的旅游纪念品,在上班之余,我就做几个送朋友。”王钢说,自己还在朋友的饭店帮过忙,开过技贸公司和茶文化公司,“做茶文化公司主要是我自己的兴趣,我喜欢茶叶和陶瓷”。

下决心专心做耍货,是因为姥爷的去世。他说:“2012年,我姥爷走了。很多人劝我把家里的老房子租出去,既赚钱又省心。但我觉得国子监街这房子,如果店还在这儿,还在做绒布唐这个工艺,姥爷的名字就不会被人们忘记。这不是固守落后,而是愿意留住这种思念在世间。”

就这样,王钢安心地开起了小店,经营着祖辈们留下来的玩意儿,店名叫曼殊斗舍,“店名是学者关纪新老师起的,这是一个体现我们家感情的名字。曼殊是吉祥、智慧的意思,又是满洲的意思”。

如今,大部分时间里,王钢的生活变成了从小店到作坊的两点一线,“我们家在怀柔有个作坊。在作坊里做东西的时间,是比较自我的时间,除了吃饭,就是自己干活。耍货的工艺并不复杂,但也不容易,粗算一下,从塑泥模到完成,做一个怎么也得一个星期”。

“我们家做的是硬胎玩具,我和我母亲,想要把老玩具一件一件都恢复了。”王钢说:“最希望的事,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做一个我们家相关作品的展览。”  

相关产品

评论